根据院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10月8日中午在院201会议室进行主题教育之“担使命 履职责”专题二读书学习会,由莫再树副院长主讲“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全体院党委委员参加,刘正光院长、张佩霞副院长列席。

莫再树副院长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系列讲话、中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校党委书记邓卫同志在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展开学习。莫再树同志分别从高度上、深度上、广度上三个维度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报告,他提出:
高度上,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提升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境界和情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度上,“课程思政”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跃要素,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加大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探索“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广度上,“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方面。它强调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
各位党委委员进行了积极研讨。余小强同志认为: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一定要结合各自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于课程教育内容之中,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龙跃君同志认为:最高层次应该培养共产主义者,课程思政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传统思政课程的内容,而应该包含诸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丰富广泛的内容。李世勇同志认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张云同志认为: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做到教师人人讲育人。稂建中同志认为: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来源:外语院
通讯员:鲁蓉蓉
责任编辑:文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