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与贸易学院徐航天教授等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成果以《城市人口规模与政府供地结构:纳入民生设施用地的新视角》为题,发表于经济学中文权威期刊《经济研究》。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该研究将民生设施用地以非市场化(或半市场化)方式为主出让,及其通过影响城市宜居性(而非实际工资)直接作用于居民福利的特征,纳入政府土地供给决策分析,探讨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如何协调民生设施用地和工业、居住等用地的配置比例,以最大化居民福利。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增速与民生设施用地在出让土地中的占比显著正相关,与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显著负相关,这一特征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中尤为明显。原因如下:在供给侧,民生设施用地的容积率相比其他用地更低,且难以随土地供给约束的加强向上调整。当人口规模扩大强化了供地约束时,地方政府倾向于策略性提高民生设施用地的配置比例、降低其他用地比例,同时提升其他用地的容积率。在需求侧,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公共服务的人均供给水平面临压力,居民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关注度上升,人均民生设施用地规模存在难以向下调整的特征。该研究将民生设施用地纳入政府供地结构的分析对于我国优化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启示意义。
经济与贸易学院徐航天教授和李思萱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的第一和第二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杨曦教授。《经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经济学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来源:经贸院
责任编辑:文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