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帮助广大同学进行线上学习,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教务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和全校师生一道,精心准备,组织网课,从2月17日起,逐步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教务处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教学预案,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讨论,部署线上教学工作,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外国语学院蔡琰彬老师积极探索各种在线教学软件,并将心得体会及时汇总分享到教师群里,耐心指导有疑问的老师,被同事们亲切地赞为“义务技术指导员”。
为了应对网络拥堵等突发状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强老师提前准备了腾讯会议、Zoom视频会议、QQ群语音会议、慕课《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QQ群答疑等4套预案,以期给学生完美的学习体验。
外国语学院成矫林老师担心疫情可能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在网课开始前给全班同学写信,鼓励大家学会坚强,学会用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她说:“让我们守望相助,期待相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欢笑!”
外国语学院任远老师了解到,一位住在山区的同学步行50分钟到镇上蹭网上课,既感动又担心,在课后一直通过QQ与他保持联系,确认他采取了防护措施并安全到家后才放心,并为他临时解决上网学习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学院的师生准时相会“云”上,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科研互动。
赵小英老师被同事们亲切称为“培训达人”,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线上教学学习效果,她参加各类线上培训9次,熟练掌握了雨课堂、腾讯会议等4种网络教学平台,并决定采用腾讯课堂+雨课堂在线教学模式。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拥堵,黄明敏老师做了3套预案,同时也会通过推送导读PPT,布置学习任务、介绍学习内容、发布拓展阅读资料,并通过课堂习题、布置作业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课堂宽度,引导学生不停学、主动学、享受学,真正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实质等效。
王洪辉老师提前通过QQ群联络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位同学不掉队。在正式网课开始前,王洪辉老师还进行测试,制作在线学习手册。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王洪辉老师还采用优质在线教学课程作为教学的补充,提供直播回放视频,供学生们参考。
在导师精心选择的“私教”——2018级研究生毛振宇的“一对一”精准指导下,电气院2020届毕业生张夏伊维着手利用Matlab编程系统进行居家仿真实验,开始找到了“宅家”做毕业设计的感觉。
周兰老师询问同学们的在线学习需求,吸纳同学们分享的培训机构网课经验。随着在线教学不断推进,周老师逐渐摸索出一套“主播”心得,有了更好的授课效果,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肯定。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胡锦教授、罗海陆教授通过屏幕对同学们进行线上指导,从论文写法到总体进度安排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入微的讲解,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政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柳礼泉领衔,共承担20个课堂、1461名研究生的教学任务。
面对线上教学新挑战,化学化工学院刘松老师丰富《纳米化学与纳米技术》的课程内容,增强课外拓展知识。从认识新冠病毒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开始,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看待病毒、从科学的角度加入疫情防控。刘老师分享自己多年的科研工作心得体会,带动同学们思考纳米科技发展前景,吸引不少其他学院学生旁听。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量子器件物理》课程主讲教师陈克求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授课+师生互动+学生分享”的方式开展教学。课程结合量子器件物理领域的科研成果,丰富相关背景知识和关联知识。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讲《高等电路理论》课程的谭阳红老师认为,“在线课堂绝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教学设计。” 谭老师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粘度”。得到学生的好评。
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Chris Sinha主讲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是认知语言学方向的基础课程。他很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用简洁的语言传递重点知识和中心思想,耐心地解决所有在网络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
2月17日,授课教师赵兵以此次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作为思政课“素材”教育学生,上课过程中除了老师讲授之外,还有课堂互动环节。
授课教师刘颜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刘颜老师以“阅读本讲教材和讲义+浏览指定视频素材+学习慕课并做好笔记+微信群答疑和随堂抢答(以选择题为主)”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
通过细致分析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体育学院最终确定采用“一专项一群组一公众号——三足鼎立”格局,推进“停课不停学”。
课程的推出不但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许多学生家长和亲属也与同学一起,共同走进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体育教学课堂,成为疫情期间的课堂插班生。
来源:宣传部
整理:董昕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