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在湖大,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青春派”人物专栏,今日和你一起了解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19级施逸平同学的故事。
年年国奖,专业第一
N门核心课平均分93.5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参赛论文《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多元回归与神经网络模型》
获得了本科生组国家一等奖兼优秀论文奖
优秀论文奖得奖率仅为0.24‰
目前已拟保送至南京大学
他就是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施逸平
科研、竞赛,探索自我之门
2019年,施逸平被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录取
成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
刚入学的他和所有新生一样
只顾着一头扎进课程学习
而班主任余金清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他
“只学好课程是不够的
这些知识重要但不够前沿
止步于此,并不会让自己对未来有方向。”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
施逸平从大一起就涉足科研和专业竞赛
学院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给他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从凝聚态物理到数字集成电路
各个科研方向均有导师指导
他联系了导师胡锦教授
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探索
2021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团队三人经过了两个月的学校培训
在连续竞赛的三天之内
完成了参赛论文的撰写
获得了本科组国家一等奖兼优秀论文奖
论文还被收录进《工程数学学报》增刊
“这个竞赛要持续三天
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
我们三人几乎整天都待在竞赛教室”
他们在比赛前甚至有了通宵的心理准备
但凭着过去的参赛经验和良好的团队合作
大家都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
在国家级奖项出来之前
施逸平还惊喜地发现
小组的论文竟然被当做优秀范例
公布在了竞赛的官方网站上
竞赛的时间紧、任务重
考验的是创新思维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参与科研项目则让他走进学科、行业前沿
“实际上,大学期间的科研和竞赛
就是一次次方向的探索和尝试
提供认识自己和发现才能的机会。”
这些经历让他学会扬长避短
提前在科研方向上进行探索
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等应用类知识
是他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
未来他也希望在“卡脖子”的芯片行业
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一些研究
“虽然我现在离帮助国家还差得很远
但我希望在其中有自己的贡献”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尽管施逸平参与了许多项目和竞赛
学业始终是他投入最多的板块
“没有一个扎实的学业基本
功科研和竞赛就像‘空中楼阁’”
在时间管理上,他制定了“单双日程表”
一门课上完后需要45分钟回顾和消化
他将每学期的课程分成单双日进行温习
科研和竞赛就穿插在日常学习的空隙
“我不常去自习室,
实验室的工位是我待的最多的地方。”
复习功课、做实验、学编程…
课余的许多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物电院后面就是体育场和游泳馆
打篮球和游泳也能满足他平时放松的需求
施逸平把持续学习的习惯也带到了家里
他笑着说
“在家里,自己的房间就相当于工位。”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努力是青春的底色
而让无悔青春更绚丽的
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与鼓励
“学习上单打独斗的话
我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
班主任、科研导师、课程教师
这些领路人为他引导人生和科研方向
并提供必要的指点与帮助
学院良好的学风、同学们的思维碰撞
让他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持续性的激励
“有时候我们约了老师问问题
晚上九点老师还会从家里赶回办公室
专程给我们答疑解惑。”
在施逸平看来
不能把所有的竞争都当成是“卷”
智识上的碰撞、专业学习的讨论
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竞争
“学院同学们都很拼
在工位上看到大家都学得起劲
自己也要绷紧那根弦。”
他所在的“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
班级保研率超过80%
在课后,施逸平和几个朋友
也常常相互讨论专业问题
他们中间有一个梗总被提起
“量子力学中,光有波粒二象性
如果有人拿不定主意
我们就会说这是‘人的二象性’。”
在长沙待了四年,研究生即将前往南京
他说:“再过一段时间
我要带着‘湖南胃’去南京做毕设了
还有点担心不习惯。”
学习、科研、竞赛
让施逸平的大学生活变得立体而充
实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同时,走进团队
在友谊中成长和进步
在探索中寻找人生的方向
来源: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学生记者:易旭凤 姚睿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