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在湖大,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青春派”人物专栏,今日和你一起了解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丽婷的故事。
怀揣着对半导体器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018秋天
刘丽婷以激动的心情走进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
开始了她的科研梦
“把更多时间投入科研,
拿更少时间用来娱乐。”
5年的硕博生涯
刘丽婷在高度的自律与努力下
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属于她的青春答案
在Nature Electronics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
获中国电子协会集成电路一等奖学金
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获长江环境奖学金
荣获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优秀研究生标兵
……
面对这些荣誉
她说:“感谢自己努力学习,没有虚度光阴,没有遗憾!”
“要做实验室最努力的成员之一”
刚进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前两年
作为一名物理学的硕士
刘丽婷对半导体器件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
但这个领域是国家的短板
需要更多人才去攻克它
她决心自己也出一份力
她的理论基础薄弱
动手能力不如他人
但刘丽婷没有退缩
她始终抱着学习的心态面对实验室的一切
“从踏进实验室的那一刻起,
就要做实验室最努力的成员之一。”
她每天呆在实验室十几个小时
晚上11:30才回宿舍
一周工作七天是常态
刘丽婷却从不喊累
“我只感觉每天都在进步。”
通过前两年的积累
刘丽婷逐渐在半导体器件领域入了门
她愈发觉得自己研究的东西有趣且有意义
于是在研二那年
她申请硕士转为博士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探索
选择读博之前
刘丽婷也曾犹豫过
毕竟读博是一条艰辛的路
“大家都说难,
但是我就是想往前走。”
刘丽婷坦言自己是一个执着的人
“我就是想看看结果是什么。”
关于基础科学研究“无用”的说法
也曾干扰过她
但她已经坦然于基础科学的“无用”
“也许当下没有即时的应用,
但不能阻碍我们给世人提供新思路!”
不驰于空想,不笃于虚声
刘丽婷就这样踏实而坚定地走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
她已在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前人未曾做过,自己就是开拓者”
刘丽婷的研究方向是垂直晶体管
致力于做更小尺寸的晶体管
并为提升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提供更多的科研新思路
然而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周期很长
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验
一年半载零收获
或前功尽弃也是常态
刘丽婷曾做过历时一年多的创新型实验
“前人未曾做过,自己就是开拓者,
每往前推进一步就是一个坑。”
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
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令她感到失落
导师却非常理解她
鼓励她放平心态
“做实验的过程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
扎进新的问题可以解决过去的伤痛。”
在硕博三年的不断试错中
刘丽婷锻炼出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
和心理受挫能力
她于2021年5月
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题为
Transferred van der Waals metal electrodes for sub-1-nm
MoS2 vertical transistors
的实验进展文章
该篇文章报道了低于1nm的硫化钼垂直场效应晶体管
揭开了晶体管沟道长度微缩至极限的面纱
此项研究成果将MoS2垂直晶体管微缩至低于1nm的物理极限
同时为其他受传统工艺限制的范德华异质器件
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低能量电极集成方法
为芯片性能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相继获得Nature Electronics期刊News&Views的特别报道
新华社报道以及国内各类媒体的转载
其中新华社报道的浏览量超过100万次
2021年7月该研究成果获得了
“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候选推荐”
相关成果在半导体学报上展示
刘丽婷不仅做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更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她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现场讨论热烈
她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上发表综述论文
阐述了石墨烯垂直晶体管的
优异性能和运用
致力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论文的发表、媒体的报道
会议的交流、荣誉的获得
让刘丽婷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她研究工作的认可
“我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未来
刘丽婷希望自己不忘初心
继续在半导体领域的基础研究中扎根
扎实基础,厚积薄发
接纳他人的光,发现自己的光
来源: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采写:余楚倩 曹娇 闫俐
摄影:任克威
视觉设计:陆依晨 岳思源
实习编辑:曹娇
责任编辑:周丹 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