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636:并肩作战,顶峰相见!

时间:2023-04-25 21:37

湖大人的青春是什么模样?在湖大,有多少个正值青春的学子,就有多少种灿烂的青春模样。“青春派”人物专栏,今日和你一起了解天马2区6栋636宿舍的故事。

天马2区6栋636宿舍住着四名湖大少年:就读于数学学院的他们在教室里一起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携手同行;在球场上配合默契,挥洒汗水,并肩作战……从科研竞赛到志愿服务,从学生工作到升学深造,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四年拼搏,热爱如初,全寝深造,他们是风华正茂的湖大人。

李一凡保送西安交通大学(直博)

崔瑞杰保送南京大学(直博)

马佳明保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范永晨将赴香港理工大学(获全奖攻读博士学位)

书山勤为径

“大学数学的知识量十分庞大。如仅一门数学分析,其知识量就可能超过整个高中数学的量,数学学习注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李一凡对大学数学特点的概括。

李一凡会在课程结束的当天重新梳理一遍知识点,之后做足够的习题巩固强化,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就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感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很多没见过的难题也能迸发灵感,迎刃解之。”

信息1901班李一凡

范永晨是数学院院楼的“常驻选手”。“几乎天天都早起去学院学习,学数学没什么捷径,学过的定理就要反复地看,学过的算法就要动手实现。”范永晨认为学习贵在自律和坚持,尤其是数学这样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

“不少知识点在刚开始接触时都是难以掌握的,有时候自以为掌握了,一到要用起来就总是磕磕绊绊的,细节总是犯错,不仅是粗心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理解不够到位。”

信息1901班范永晨

学海“乐”作舟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可以是整个学科里偏宏观的理论,也可以是某一个细分方向,甚至可以是一些看上去离学术有点远的东西。”马佳明在建模比赛时,被这种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应用”方法吸引,选择其作为深造方向。

“去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那种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效率自然就上去了,而且还能形成良性循环。”马佳明说。

应数1902班马佳明

崔瑞杰初入大学时也曾对“学数学有什么用”感到迷茫。“当时能做的只有脚踏实地,先做好眼前的事”,崔瑞杰回忆,“后来潜下去,真正发现了数学之美——做出一些漂亮的数学结果后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份感觉成了我好好学下去的不竭动力。”

大二时,崔瑞杰开始跟随舒小保老师进行随机脉冲微分方程的研究,在与小组成员进行了长达两学期的研究探讨后,共同完成了一篇论文。

“当时就是想多试试,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东西,深入研究一番后,真做出了一点成果。”他还积极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拿到过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一等奖,参赛论文成功发表在《工程数学学报》。

应数1902班崔瑞杰

恰同学少年

学习之外,同住636宿舍的四人“各怀其长”:范永晨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志愿者,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优秀运动员;马佳明作为数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参与了许多学院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自入学至今一直担任数学1904班团支书,在学生工作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李一凡、崔瑞杰和马佳明入选了院篮球队,崔瑞杰还参加了学院的辩论队……

“学业成绩的优异与否并不是衡量大家成功的唯一指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这是636寝室的共识。

这是一个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成就彼此的优秀小团体。

刚来湖大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参加了“新生杯”篮球比赛,直到现在每当偶尔回忆起那段在球场上“并肩作战”的“光辉岁月”,每个人的嘴角都还是会止不住地微微上扬。尽管后来范永晨没能通过院队选拔,但到校级联赛时,他总是会准时出现在球场上为三位室友加油助威。

球场上“打”出来的友谊延伸到了专业学习的日常里。

他们一起上课,彼此分享笔记;他们充分利用起院里提供的“小黑板基金”,每当碰到难题都会习惯性地聚在小黑板前展开大小讨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636宿舍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4次、立极奖学金2次。

“咱们各自奋斗,在顶峰相见!”这是即将毕业、马上要各赴下一场征程的他们对彼此最铿锵的祝福。

来源:数学学院 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编辑、采写:学生记者 沈政岐

*受访者供图

视觉设计:学生记者 岳思源 陆依晨

责编:周丹 唐思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