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华: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勋章”

时间:2023-03-09 19:37

17年前,马华华满怀着对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人民教师的无限热爱选择留校工作。

17年来,马华华始终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坚持以文化人、用心育人,细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走好青春之路。

她是同事们眼中的“拼命三娘”,是学生们心中“大学里的亲人”,更是学生们口中温柔亲切的“华姐”,她用爱与奉献诠释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意义和价值。


以文化人,在满怀希望的青春之路上前进

千年书院前的谆谆教诲穿越时空,激荡着时代的回响。2020年9月17日,马华华带领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领航班”学员与正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近距离互动交流,现场聆听总书记教诲。

每每回忆起总书记在书院的讲话和师生们欢呼雷动的场景,马华华至今依然觉得十分震撼和触动,“总书记的教诲为我们做好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培养更多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在马华华看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智润心必须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土壤,要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青年学生”,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思政工作的文化力量。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岳麓书院重要讲话精神,马华华精心设计了“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主题活动,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书院文化、红色文化、湖湘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移步换景中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殷殷嘱托,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赋予宣讲对象身临其境的场景感、历史感和真实感,马华华认真查阅资料,虚心向专家教授们请教,精心设计每一个讲解点和每一句讲解词。

“我们并非简单地还原历史情境,而是要帮助师生们深刻理解总书记的‘牵挂’和‘教诲’,让书院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般地浸润心灵。”马华华分享自己的活动设计理念时说道,“‘传道济民’是书院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宗旨,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当勇挑重担,真正做到‘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

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义务为5000余名青年学生开展主题宣讲,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高度评价。经过不断努力,“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已经成为了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岳麓书院也成为了学生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必打卡地”。

以文化人,离不开教育者对“文”的把握和钻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地标,岳麓书院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书院、自觉热爱书院、主动宣传书院是马华华的一项重要工作。

“初来岳麓书院时,我就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深感自己在传统文化特别是书院文化方面的不足,于是一头扎进书本中,每天坚持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书桌上码起了近百本专著,这些都是我‘备课’的资料。”“先学道,后学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跟随专业人员学习讲解的技巧和方法,在观摩他人的过程结合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增加新的内容,不断与师生打磨讲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最终磨练出了一套广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讲述方法。每一位听过马华华现场讲述的学生都会发出“原来书院这么美,我应该早一点爱上她”的感叹。

宣讲中的马华华。

马华华还发起成立了“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志愿宣讲团”,并长期担任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领航班”特聘讲师和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博士理论宣讲团”指导老师,培养了200余名志愿传播书院文化的学生骨干,为1.6万余名青年学生在岳麓书院开展主题党团日、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其中博士生王戈非等还被聘为“湖南青年讲师团”成员,先后有11名宣讲团成员毕业后主动选择通过地方选调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用心育人,在充满收获的成长之路上守望

17年的学生工作生涯让马华华对辅导员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她看来,辅导员虽然是大学生身边最平凡的老师,但是必须努力具备做“大先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同学们‘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让同学们在最关键的大学阶段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马华华和岳麓书院的学生们。

在马华华看来,青春就是要不断地尝试新事物,她鼓励同学们接触更广阔的平台,让同学们在挑战自我中成长。2021年,马华华担任指导老师的《“麓山红故事汇”开讲啦——少儿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直播课堂实践报告》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决赛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红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果。

“挑战杯”历来是理工科学生的主场,但是在尝试带学生参赛伊始,马华华就对同学们充满了信心。临近寒假接到比赛通知,她和团队的师生们直到大年二十九还在线上讨论活动主题与策划。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线下的宣讲计划,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调整思路,利用新媒体开启了“麓山红故事汇”网络直播课堂并迅速得到了关注和欢迎。

参赛并非为了获奖,初心只是本着尝试的心态。“麓山红故事汇”网络直播课堂不仅让“博士理论宣讲团”的同学们收获成长,也让听讲的孩子们收益颇丰。马华华回忆道:“在一次宣讲课上,直播间突然涌进了1000多人,课堂结束后还有很多小朋友给我们留言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喜爱,这让我们觉得用心去做好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马华华的职业生涯中,曾带出了全校第一个四六级均一次性通过的班级,带出了读研深造率达64%的班级,带出了“全国优秀高校校园媒体”,带出了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和湖南省“挑战杯”一等奖的团队,带出了湖南省学联主席团单位,带出了20余位赴世界100强高校深造的毕业生。

她组织、参与和指导申报的团队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全国示范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和总理对话经济的女孩贾莺、勇敢战胜白血病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吾买尔、“公益演说家”言孟也、湖南省学联主席兼青联副主席关沛文、“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优秀实习生甘畅等都是她学生工作生涯当中的累累硕果。

马华华和毕业生在岳麓书院合影留念。

“马老师是‘拼命三娘’,工作起来像机器!”“马老师就像我大学里的亲人!”多年的学生工作中,马华华始终坚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带学生的每一天都是考验,而我也在考验中不断成长。”马华华说。

马华华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引导,每年的开学、期末、节假日都是她关注学生的重要时间点,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让每一位学生幸福的成长是她追求的目标。

倾听的前提是信任,除了日常的交流沟通以外,她坚持每周至少与4位同学进行深入的“交心谈心”,倾听同学们的烦心事、悄悄话。凡是马华华带过的学生普遍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华姐好像知道我所有的心事”。

在学生不自信、不开心时,她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重拾信心。一位同学在给“华姐”的短信中写道:“能够遇到马老师真的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每次想到老师对我的无私付出,我都能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

在满怀希望的青春之路上前进,在充满收获的成长之路上守望,在铺满梦想的奋斗之路上求索。以文化人、用心育人,让马华华收获了许多肯定,但是她却常说:“成绩和荣誉微不足道,学生的成长成才才是辅导员最大的勋章,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路上,我永远都是一名奋斗者。”

人物名片:马华华,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辅导员,2006年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领航班”特聘讲师,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博士理论宣讲团”和“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志愿宣讲团”指导老师。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新媒体指导老师”“湖南省党务工作示范岗”“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优秀共产党员”“五江辅导员奖教金”“熊晓鸽奖教金”“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融媒体中心记者团

学生记者:黄琪 陆依晨

实习编辑:易旭凤

记者、责任编辑:文亦佳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