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柔性桥梁非线性设计理论和抗风理论与应用研究、结构减振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追赶时间的“大桥院士”
当母亲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岳阳钱粮湖农场总场中学教室外时,陈政清正在黑板上舞动粉笔头。
“政清,国家恢复高考啦!”母亲兴奋地喊了出来,从未到过他工作地点的母亲,从湘潭老家出发,赶了一天路,就是为了给他捎来这个好消息。
“这是真的?”陈政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亲告诉他,这是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教书的大姐捎来的消息,错不了。陈政清仍是将信将疑。那种非常想信又不敢信的感觉,四十多年过去了,陈政清仍然记忆犹新。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陈政清为此准备良久。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7年,陈政清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一个商店职员家庭,家教良好。1968年,在湘潭市一中读完高中的他,被卷入时代大潮,下放到位于岳阳市的钱粮湖农场做知青。
那些日子里,他做过躬耕黄土的农民,上过三尺讲台,还患过血吸虫病。在艰苦的岁月里,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书籍,是陈政清为自己开启的唯一一扇透着亮光的窗户。农村夏天蚊子多,陈政清就穿上长筒胶鞋看书,这曾被当作笑话在知青中流传。
多年后,陈政清再回忆这段日子时如是说:“我没有遭遇什么坎坷的路,只有漫长的路。我耐性比较好,能持之以恒,比较爱好学习和钻研,无论有条件还是没有条件,都能专心投入学习,这样才能抓住机遇。”
第一个机遇就是1977年的高考,之后,一个又一个机遇砸在了这个爱好学习与勤恳钻研的人头上。
顶着刺骨的寒风,陈政清和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学子一起,走进梦寐以求的考场。功夫不负有心人,胸有成竹的陈政清如愿以偿地等来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数学考了岳阳地区第一名。这个消息如平地一声雷,打破了农场的宁静。
与学生一起
1978年3月,三十岁的陈政清走进了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力学专业的教室,成了全班年龄最大的同学。此时,他已是一个两岁小孩的父亲。
“我这么大年龄了,再也不能耽误了,咬着牙也要与时间赛跑。”陈政清说。事实上,感觉时不我待的绝不只陈政清,历经艰辛终于得以改变命运的那一代人普遍如此。
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的校园里,他看到过整栋楼鸦雀无声听英语广播的学习场面;看到过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拿着英语书的“打饭”长龙;以及电影操场换片五分钟叽里呱啦的读书声……
在湖大七年,陈政清师从当时被誉为国内塑性力学“三巨头”之一的熊祝华教授和结构力学的王磊教授,相继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4年,他又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的博士研究生,师从清华大学杜庆华教授(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嵇醒教授。四十岁博士毕业,他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深造,由此学习到了结构抗风与减振的最前沿科研成果。
在玻璃桥施工现场
从1977年起,历时十五年,他完成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需的教育与训练。随后,应用于桥梁工程,造福千万黎民。
当我们走在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云天渡”中央时,除了刺激和惊讶之外,不禁会想,这座主跨四百三十米、桥面长三百七十五米,距谷底相对高度约三百米的全透明玻璃桥是如何保证游客安全的?其实,此项工程,陈政清功不可没,他的抗风和消除人致振动等研究成果的科学应用,使这座大桥能抵抗十七级风。
事实上,国内许多著名桥梁的设计,陈政清都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国内率先独立完成了柔性结构三维大变形理论并开发出设计程序,在国内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三维颤振理论体系,发明了永磁式磁流变减振技术和电涡流减振技术……陈政清这个把脉桥梁抗风的“医生”,被称为进入桥梁界的一匹“黑马”,名噪一时。
2015年,六十八岁的陈政清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站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风洞实验室,陈政清雄心勃勃地说:“今后,我们的风工程要逐渐从单一的桥梁方向,转向核电站的冷却塔、风力发电机、大型输电塔、房屋抗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扩散等多个领域。”
责任编辑:舒瑞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