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新闻】
3月22日晚,受全民阅读研究中心邀请,台湾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古机械研究中心主任林聪益莅临由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教务处主办的岳麓讲坛,作了题为“寻觅‘两岸’古机械发展之路”的讲座。
林聪益教授重点关注精密机械的研究与机构创新设计,共发表期刊和高端会议论文60余篇,拥有包括中美两国的发明创造和新型专利35件,在国内外获得教学科研各类奖项70余个,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林聪益教授指出,研究古机械在复原与转译的工作外,更深的内涵是“创造力”。“对于一把古锁,开启它的步骤就如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方法,解决问题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林教授将其开发的文创产品“猪事美满锁”,交与台下的同学们去开启。
讲座中,林教授结合数十年对于古机械的研究,生动地回顾了自己整个生涯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
“寻根”是林聪益教授对研究古机械起因的回答。林教授在学业阶段的研究,起始于水运仪象台,也终于水运仪象台。古籍《新仪象法要》记载,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由苏颂领导太史局技术官员,于元祐年间建造的将浑仪(天文观测仪器)、浑象(天球仪)及报时装置等三个工作系统合于一体的水力运转的天文钟塔。
林聪益教授创造的“古机械复原研究程序”包括:史料研究、复原设计及复原制造三步。在史料研究中,首先要认识问题与定义问题。通过对史料进行考证、校勘与鉴别,林教授分析水运仪的构造,将其拆分成“浑象”“昼夜机轮”“五层木阁”“浑仪”“天柱传动系统”“水运仪”等部分。在定义问题的层面,他举例对于水运仪中一部件“擒纵调速器”的定义:“是由振荡装置和擒纵机构两部分组成。前者有均匀周期性运动,后者则是运动的控制机构,两者结合使得水运仪可以调速。”而对于“水运仪象台”的定义:“人类最早的步进动力水轮”“具有水轮秤漏装置是古中国擒纵调速器的特有模式”等评价,有利于促进中国古机械史的研究与脉络梳理。且林聪益教授在进行研究时,也会将利于扩充古机械史的资料进行整合并交与相关学者。
在复原设计中,林教授总结了“古机械复原设计程序”——史料研究、一般化程式、数目合成、特殊化程式、再生化、机械演化与变异原理。如前述的“擒纵调速器”就运用一程序,复原设计出一套成体系的水轮秤漏装置。这一复原设计可用于古中国历代机械钟,对于其复原研究大有裨益。
在“科技史”“机械技术史”“工程伦理与社会”等开设课程中,他着力于建构“知识系统”的教学方法。从古代文学中于“午时三刻”斩首而“刀下留人”这一熟知的现象入手,探索文学中“午时三刻”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古今时制进行比较,在时间历法层面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更为科学地释义。
而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比喻之外,还有其他的内涵吗?林教授从古机械的层面解释道:“漏刻(水钟)上箭刻与圭表、日晷(太阳钟)上的光阴一样,都是以不停地运动告知人们时间的流逝,天上的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运行,就像织布机的梭子,在经纬线间快速穿梭。”
发展期是在前期不断积累之上,将单一层面的知识系统立体化,逐渐与社会进行持续地能量交换:古机械的复原与转译工作、与各公司进行产学合作与交流、进行科学教育与创造力教育的应用研究……古机械是“一器于工聚焉者”,它的产生是“为文所化,物以载道”。古机械以其器物承载相应传统文化,现今通过研究对其结构进行传承与创新,构筑新的现代机械,向今人传达那已然失传的文化内蕴,这就是古机械转译的重要性所在。
立足于古机械的复原研究,古机械公共艺术群的建立主要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景观艺术装置的研发与设计、教具及教材的开发与推广及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现有“北宋苏颂浑仪”“台南报钟楼”及“‘观象授时-天圆地方’公共艺术装置”“006立帆式大风车”等艺术设计。立帆式大风车早前存于苏北地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已逐渐消亡。“006立帆式大风车”项目是对于苏北地区大风车的转译工作,使得以往对大风车工艺的种种推测得到了确认与纠正,抢救并保护了即将失传的立轴式大风车技术与工艺。现在,立帆式大风车技术与工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部的非遗项目。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研究高大上的前端科学技术成为主流。但是“古机械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结合”,天文历法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支撑古机械物质外壳的内在精神意蕴。对于传统科技与文化的保护与还原,也是林聪益教授进行古机械研究的初心。现今对于古机械的研究虽有一定进步,但仍只是冰山一角,林教授呼吁更多后继之人可以投入到古机械的研究与创新创造之中。
现场提问踊跃,林教授细致回答了“水的流速对于水运仪时间准确性的影响”“古机械在只有文字记载或大概图形的情况下怎样去复原”“为什么古机械在北宋的辉煌后逐渐衰落了”等诸多问题。
责任编辑:张哲玮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