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处:我校李琳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标志性成果出版(图文)

时间:2019-04-25 00:00

。.jpg

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研究----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维视角》一书,该著作是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及机制研究”(16FJL009)的最终成果。李琳教授近六年来,连续获得三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此基础上连续出版三部高水平专著,是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标志性成果。

阅读延伸:

李琳教授简介:

李琳,女,湖南涟源市人,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师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常委,民建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湖南省统一战线首批智库专家,湖南省智库成果首批“十大金策”获得者,湖南省农村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长沙市、娄底市等地方政府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自1999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5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近20项。

李琳教授秉承经世致用的学术情怀,多个研究报告获得国家主要领导和湖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撑。

项目成果链接: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选择研究》(2019)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及机制研究”(16FJL009)最终成果。该书围绕“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机制”论题展开了探索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群一体化的内涵、特征,探析了城市群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模式选择以及实现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估与比较,运用产业分工多重测度指标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探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本书研究成果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2016)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14FJL012)最终成果。该书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契入,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模式选择为主线,探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估和驱动机制,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选择,以及每一种模式下的主导运行机制构建。创造性地构建了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定量评估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特征,揭示了驱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及其变化特征,填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推动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多维临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2014)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11FJL012)最终成果。该书围绕"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这一崭新论题展开了探索性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在理论研究层面,从重新划分与清晰界定多维邻近概念入手,解析"LKS"("本地知识溢出")视角下的地理邻近创新促进论的缺陷,阐析永久性地理邻近与临时性地理邻近在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的综合影响机制,探究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的组合对集群创新的交互影响机制,地理、组织、认知三种邻近性与集群创新能力演化的动态耦合机制,从而试图构建较完善的多维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以我国软件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采用SEM-PLS方法,分别对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效应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重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责任编辑:彭华莹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