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学术论坛讲座系列之一(图文)

时间:2019-05-20 00:00

5月17日晚上,作为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建筑学科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的岳麓论坛——201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学术论坛正式开幕。本次论坛共邀请了11位国内建筑评论界学术专家,做了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活动。第一场学术讲座的主讲人是趣城工作室创始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俊阳教授,二位专家分别做了一场“数字空间的废墟性”、“【意境】是否属于一个具有独特中国性的概念”的学术演讲。袁朝晖副院长主持了本次讲座。

图片9.jpg

张宇星首先从解释废墟的概念入手,从宏观的视角阐述了无论是生命体还是作为建筑物的非生命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演化,其结局就是呈现出废墟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的光锥和废墟空间的相对论力学概念,继而引出真正废墟的含义,提出“废墟=1/2坍塌”的观点。接下来阐述了数字空间的表现特征,以及从数字孪生时代到后数字孪生时代的演变,揭示出现代高精度数字科技背景下,我们生活空间“虚拟+现实”的双重性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后数字空间的三种废墟性。最后用虚拟再现与二次重构的方式重新生成建筑与环境,并作为装置展出,以及作为设计手法运用到建筑与环境设计中去。

图片10.jpg

王俊阳是从林语堂的一本著作《中国人》开始展开“意境”这个话题。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文化等诸方面与西方人展开对比,是早期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部重要著作。王俊阳将中国的传统住宅和庭院与西方的进行比较,并从东西方建筑学者的相关著作对于“意境”与“氛围”等概念的阐述进行对比,找出其中是否有微妙的区别,最后指出“意境”不是一个具有独特中国性的概念。王俊阳认为建筑学的有趣之处在于:最后的检验不是说成什么,而是建筑作品本身是否真正令人信服。

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建筑学院的年轻教师与学生们向两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宇星和王俊阳继续就“废墟”与“意境”的话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思想碰撞,在轻松的氛围中与会者完成了一次专业思想上的洗礼。

责任编辑:廖芷姗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最近更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