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开幕。中外专家依托中华经典文献挖掘和阐发人权发展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主席、米兰大学汉语及中国文化教授梅毕娜,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党委书记邓卫等在开幕式致辞。
研讨会设立了主论坛和四个平行分论坛。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联合国国际机构代表,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代表参会研讨。
与会人士认为,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一部世界文明史正是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探索的历史,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各个文明体,共同缔造了人类人权文明的丰富形态。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度契合,不仅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厚植了深沉的历史底蕴,而且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普遍智慧。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共同主办,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法学院、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
大会观点摘录:
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法学院教授江必新阐述了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人权理念。他认为,中国历朝历代刑法中体现出的“崇尚慎刑”“严格治刑”“因时施刑”“废除肉刑”“审慎定刑”等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司法中的人道主义和对人权的基本保护,对当今刑事司法当中的人权保障仍具有启示意义。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学院院长陈来说,包容开放的儒家思想对现代人权理念是敞开的,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人权机制的新发展和新理念,不仅与儒家思想融通契合,而且反映了儒家精神的现代愿景。放眼世界,强调社会意识和责任观念的儒家文明,为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人类人权文明形态,提供了有益的多元视角和智慧源泉。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前特别程序机制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培修说,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的历史智慧点燃了文明之光,将会照亮通往公正、和平、人道的世界光明大道。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鲁广锦说,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本、民本、仁爱等理念,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尊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理念,对人之为人的价值和人之存在的意义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建构起风格独特的人权思维逻辑体系。
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岳麓书院特聘教授、经学研究所所长姜广辉表示,孔孟“尊尧舜”“称汤武”的思想,就是中国古代版的“民主”与“革命”理论,也是深藏于《尚书》中的“人权”思想。中国文化的顶级智慧是“协和万邦”,因为中国文化的智慧重在处理和解决人际关系,而最大的人际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
美国斯克兰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执行长庞安安认为,儒家经典与西方思想对于人权有不同的解读。与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观偏重强调不受他人和国家干涉的权利相比,儒家人权观侧重强调国家对民众的爱护,以及确保民众拥有“恒产”(生存权)和“恒心”(发展权)的公共责任。
瑞士前驻华武官、历史学家贺彼徳表示,在各种中华典籍中,可以找到许多人权理念,它们首要关注的是人民福祉。如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也表示,作为中国人权理念生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与世界人权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相汇合,在相互激发和相互融合中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开幕。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主论坛现场表演。
江必新发表主旨演讲。
陈来发表主旨演讲。
克里斯托弗·培修发表主旨演讲。
鲁广锦发表主旨演讲。
姜广辉发表主旨演讲。
庞安安发表主旨演讲。
贺彼德发表主旨演讲。
常健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在研讨会开始前合影。
与会嘉宾在聆听嘉宾发言。
与会嘉宾在聆听嘉宾发言。
分论坛一现场。
分论坛二现场。
分论坛三现场。
分论坛四现场。
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新社
湖南日报 湖南卫视
融媒体中心
记者、责任编辑:周丹 李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