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简报】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探索精准扶贫模式 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图文)

时间:2018-11-06 00:00

教育部简报〔2018〕第31期

编者按:高校定点扶贫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全体参与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按照教育部部署,由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承担邵阳市隆回县定点扶贫工作,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从机制、教育、科技、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强精准帮扶,取得良好成效。扶贫工作连续三年入选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代表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经验。现将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的做法予以编发,供参阅。

近年来,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定点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首要任务和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第一工程抓紧抓实,形成了教育奠基、创新引领、产业助推的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带动扶贫点隆回县2041户、87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加强制度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和实地调研。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规划(2016—2020)》《助力隆回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等,做好扶贫顶层设计。设立定点扶贫工作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信息互通、交流互动。选派扶贫挂职干部、驻村干部13人次,配齐配强扶贫工作队伍。加强对扶贫挂职干部的指导、关心和监督,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作风建设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任务开展、项目实施、干部管理要求。立足受援地脱贫攻坚战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建立起党政齐抓、全校参与、项目负责、择优奖励的校内扶贫工作机制,实现对驻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覆盖。

注重党建引领,动员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校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开展结对,捐资120万元在白水洞村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全面推动扶贫工作重心下移,广泛动员党员师生投身扶贫攻坚,学校20个二级单位赴隆回开展对接工作,开展各类扶贫项目57个。围绕扶贫项目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联合西南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在花瑶语言保护、经济作物栽培等领域开展扶贫协同创新。设立扶贫基金,广泛发动校友等各类社会力量募集资金1.67亿元,支持示范项目规模化发展。建设高校扶贫研究中心等3个脱贫减贫理论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减贫理论研究和经验成果推广。

开发人力资源,开展教育扶贫。通过支教、结对、捐资等形式支持当地发展基础教育,组织义务支教600余人次,直接受益学生6000余人。投入资金810万元,帮助建设3个标准化示范学校。开展隆回县中小学校长、教师业务提升培训班等专项培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搭建虎形山乡远程教育教学和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组织学校附属中小学教师与乡村教师结对备课、课件共享,促进当地教学水平提升。对隆回县农村学生在招生政策上予以倾斜,增加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向隆回县职业中专捐献教学设备设施10批次,引介相关战略合作企业建立“北汽班”等,从专业设置、教学培训、奖学助学、实习就业等进行全过程帮扶。采取邀请来校学习与送教下乡相结合、远程教育与现场授课相结合等形式,开展金融、规划、法律法规、医疗卫生、致富技能等教育培训,全县累计受训1.1万人次。

发挥学科优势,实施科技扶贫。组织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专家攻克金银花绿木犀草素提纯技术难题,大幅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捐资设立菌种培育室,组织开展羊肚菌人工培植研究,推动人工栽培项目由最初小范围试种,扩大至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6个大棚。组织村民成立富硒水稻专业合作社、富硒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户+资金+技术+渠道”开展种植试验与示范,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种、肥、药,打造“富硒大米”“虎久雾语茶”等特色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年产值千万元。打造科研协作平台,为当地引进五彩水稻、雪莲果等经济作物,将实时监控与太阳能杀虫灯等高科技应用于水稻生产。动员校友、校办企业到隆回考察、洽谈,推动湖南“隆平粮社”示范区落地隆回,建成产业基地5万亩。通过“以购代捐”与当地签订1080万元农副产品认购协议,服务群众科技兴农、安心务农。

挖掘特色资源,推进产业扶贫。组建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专家团队,为当地景区开展乡村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实施厨厕、特色民居、瑶族风情街等建筑设计改造67项。帮助2个贫困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接待游客人数从2014年的不足50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6万余人次。邀请7个国家110位设计师,针对当地非遗项目开展联合设计创作,开发文创产品80余款,并受邀在米兰世博会、巴黎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舞台展出。探索形成面向贫困人口的“设计创新、培训赋能、订单生产”文创扶贫模式,支持少数民族妇女参与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创造就业脱贫机会。这一模式已在湖南怀化、新疆喀什、重庆酉阳等地推广,并衍生出多个文创扶贫项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推介。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