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上的湖大人(图文)

时间:2018-11-29 00:00

26.jpg

港珠澳大桥。(图源网络)

编者按: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10月24日,历时9年艰苦建设、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大桥人”的艰苦付出,而这些值得敬佩的“大桥人”中,也有着“湖大人”的身影。本网选取几位湖大人的故事,以飨读者。

周福霖:“8级地震不怕,9级地震也不怕”

27.jpg

校友周福霖。(图源网络)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作为最长的有地震断层穿过的跨海大桥,要如何抗震呢?一般桥梁的承台在水面,即在桥底打基础,做平台,再在平台上做墩子、做桥梁。但由于港珠澳大桥处于珠江口,阻水太大会影响环境,采用抗震设计在遇到大震时无法避免桥墩底部的损伤,在海底的桥墩的加固修复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1963届土木院校友周福霖领衔的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引入减隔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港珠澳大桥抗震设计难题。这是首次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建设中应用减隔震技术,为我国大型跨海桥梁采用减隔震技术提供了范例。“这么长的桥,全程采用隔减震措施,在国内外都是没有的。”周福霖院士说。

所谓隔震,就是在房屋和地面之间,加一层橡胶和钢板隔层叠加的隔震支座柔软层,通过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地面振动共震区,从而隔离地震,成倍提高建筑的耐震安全性。这种可以减弱地震伤害的工程技术,应用到房屋建设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桥梁隔震,原理亦然。但在跨海大桥上,在国内外都还没有先例,复杂的海洋地质、地震的不确定性等是问题的关键。

经过详细计算分析,周福霖院士团队将隔震层设置在桥墩顶部,即大桥桥墩与桥梁连接之间。当地震来临时,桥墩和桥梁之间是柔软的,产生的地震的惯性力大概只有原来的1/3—1/4。“仿佛柔软的水托着海上行驶的船,地震中,船体与震动的海面之间隔着柔软的水层,船体只会慢慢摇摆,加在船体的地震冲击力被卸去。”周福霖说。

从确定方案、分析计算、全桥模型整体试验、单桥模型试验、隔震减震装置试验到整体的技术总结、课题验收,周福霖院士团队历时近10年,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形成了一整套海上桥梁抗震减震技术体系。

不仅如此,团队还解决了在海洋复杂地质地震条件和恶劣气候环境下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保证大桥按120年设计寿命能够抵抗8级地震、16级台风。

“8级地震不怕,9级地震也不怕。”周福霖称,经过隔震保护的港珠澳大桥,在防震上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跨海大桥”。

王东晖:“大桥不仅是世界级的跨海通道,还是地标性建筑。”

24.jpg

港珠澳大桥。(图源网络)

在中国桥梁的“百万军中”,港珠澳大桥堪称佼佼者,创造了众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它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是世界最长钢结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这对于整个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桥梁设计师、我校1989级土木院校友王东晖,他的团队负责了港珠澳大桥中全长6.65公里DB02标段的设计。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四化”理念。王东晖介绍说,在海上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难以控制,我们就在陆地工厂批量生产好大型化构件后,再利用大型设备进行海上运输、安装,整个工程就像搭积木一样。

类似的新技术还有很多,也都是首次在大型桥梁建设中精确应用。王东晖举例说,施工过程中有一道钻孔桩的环节,以前在水面上作业,泥浆会掉进水中,而现在施工中会使用专门的泥浆分离器进行保护,钻孔桩所用的泥浆始终不会排放到海里。“这样既保障工程质量,又保护生态环境。“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条世界级的跨海通道,还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既要满足它的通行功能需求,还要满足人在审美上的追求。”王东晖透露说,为了把港珠澳大桥建设成地标性建筑,设计者们在秉承力学原则的同时,进行了更多美学上的考量。

走在珠海有名的情侣路上,眺望大海,九洲航道桥清晰可见,侧面看上去如同鼓满风的船帆,因而也被称作“风帆桥”。这是王东晖团队的杰作。

“入场以后,我们做了三个月的全桥景观设计,这里面包括整体景观设计和局部局部景观设计。”王东晖说,“我们全方位地进行景观设计,从多个视角去看这个桥:一个是陆域视角,包括陆地和人工岛上的视角;一个是海域视角,就是乘船经过人的视角;还有一个是空中视角,就是坐飞机的人看到的桥是什么样子的。”

正是有了这种美学上的考量,我们才可以在港珠澳大桥上感受到像“风帆桥”这样的惊喜。

李英:“人生中最难忘最宝贵的时光就是在建设港珠澳大桥中度过的。”

28.jpg

校友李英在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图源网络)

在建设港珠澳大桥过程中,为保证伶仃洋水域30万吨级通航能力,需在海中筑起两座人工岛,两座岛间以长达6.7公里的隧道连接。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沉管隧道内,车辆可畅行无阻;隧道上方,30万吨油轮可满载通航。

我校1988级土木院校友、大桥设计与施工咨询岛隧组项目副经理李英说,“相比世界上已建成的同类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综合建设难度之高,世所罕见。”

2006年,在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工作的李英第一次听说港珠澳大桥,就决定一跟到底。“我一下子就被这个交通项目吸引住了。”从此,李英开始了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11年的共同历程。她说,“人生中最难忘最宝贵的时光就是建设港珠澳大桥中度过的。”

一路走来,作为中、荷两方建设者的“中间人”,李英全程见证了沉管隧道建设历程中的国际声音。“这是21世纪世界沉管隧道的里程碑项目,”李英说,“我所接触的老外和国际组织无一不给予这个项目很高的关注和评价。”

作为TEC在中方的负责人,李英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主要工作是协调中方和外方的工作,充分发挥境外专家的价值。她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翻译。“所有由TEC正式提供的咨询文件或者报告,翻译后全部需要由我全面审查认可,才能正式发出。”也是这项工作的高难度,让她深深感到中国工程师们的不易。“所有的交流文件都是中英文,这在本项目中只有岛隧工程才有,中国工程师需要用非常专业的英语和境外专家交流,这并不容易。”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线贯通后,李英和她所在的TEC都予以了高度评价。“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世界沉管隧道中综合难度最大的一个,是21世纪世界沉管隧道里程碑的项目,一定能推动行业的进步”。

刘刚:“希望将法律文化引入桥梁文化。”

25.jpg

港珠澳大桥。(图源网络)

2008年8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开始加快,粤港澳三地政府协议和项目法人章程的制定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港珠澳大桥前期办急需一位法律专业人士参与此项工作。2008年11月,我校2007届法学院校友刘刚来到港珠澳大桥前期办报到,并作为评选委员会的秘书,参与了粤港澳三地政府协议和项目法人章程专项法律顾问的评选。

目前,刘刚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唯一的法律专业人士,主要从事港珠澳大桥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在参与大桥建设的十年里,刘刚几乎亲历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史上所有重要的法律实践,先后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营、维护、管理三地政府协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章程》的起草工作、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筹组工作、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研究工作以及港珠澳大桥法律服务咨询工作。

作为直接经办人员,他负责的工作包括意见整理、沟通协调、文件上传以及会务组织等。同时,法律文件对文字工作细致程度要求非常高,工作量非常大。任职期间,刘刚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法律分析报告。

“法律专业决定了自己没有办法为港珠澳大桥在技术方面带来进步和创新。”刘刚一直在寻找对大桥“多一点”贡献的地方,“希望将法律文化引入桥梁文化,从而扩大桥梁文化的内涵,传播桥梁文化。”

为此,刘刚写下了《法律:在桥梁大国与强国之间》、《奥运盛会中的桥梁风景》、《桥梁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互动探微》等著作。这些著作,是他在兑现自己对大桥“多一点”贡献的承诺。

潮起潮落,寒来暑往。从设想到图纸,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开通,14年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湖大人参与到大桥的建设中来,在波澜壮阔的伶仃洋上“作画”,为构筑世界级跨海通道作出贡献。1987届校友杨运传,带领团队参加了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智能信息化工程等监理工作,所参与的项目部分获得了省、市优良样板工程。1999届校友罗谷安,2010年9月起一直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参与编制的港珠澳大桥外海施工定额专题研究填补了行业定额标准空白,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1届校友张华斌,领导团队一起参与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房建工程CA01标的暖通空调施工。2009届校友杨勇,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三标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碧波之上,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舞动,气贯长虹。让我们一起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所有“大桥人”,也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所有参与大桥建设的“湖大人”!

后记:由于资料限制,暂未整理出所有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湖大人的故事,本网将持续关注。再次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所有参与大桥建设的“湖大人”!

本文由蒋鼎邦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蒋鼎邦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地址中心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
Baidu
map